竞彩足球比分

竞彩足球比分

首页动态
     
   新工科人才培养助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通讯员:刘鑫桥       责编:孙新华       审核:宋青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9-06 14:17:08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教育地位举足轻重。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卓越工程师,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推动的新工科建设,成为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向未来、主动求变、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改革之一。时至今日,新工科改革已卓有成效,成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推进中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有力推手。

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范式,其核心目标是提升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回应新时代对于卓越工程师的迫切需求。经过新工科研究者与实践者的5年探索,已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典型模式,并达成三项新工科人才培养经验共识,即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注重课程体系通专融合、注重产教深度融合。

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调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工科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通过传统工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工科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出更适应产业需求的新工科专业。同时,通过工科专业的新要求,为工科学生构建更适应工程需求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2022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再次明确高校现有学科体系依旧存在不足,新工科建设应进一步促进学科体系融合。

注重课程体系通专融合,强调学生视野思维的广阔性与专业知识的前沿性。通识课程的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延展学业广度,促进学生以多学科视角探索思考工程问题。专业课程强调科学知识前沿性,注重学生学科思维引领。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可以达成学生创造思维与工程思维并行培养的目标。同时,在各类课程中注重运用项目式教学、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方式,可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发展潜力。

注重产教深度融合,强调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新工科人才,提倡企业深度参与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提倡企业深度参与新工科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产品和技术研发项目,从而使学生不再学习陈旧的知识,而是学习鲜活的前沿知识。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真实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新工科作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领头羊,在体系、课程、教学和机制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和支撑引领作用,为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提供新思想、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技术,是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关键。未来新工科人才培养应继续坚持中国特色、坚持面向未来。作为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前沿性改革,新工科建设应当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当将新工科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水平大学应当关注“卡脖子”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注重产学研合作。应当进一步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打破学院和学科专业的界限,开展跨学院和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创新。应当进一步构建新工科教师和学生能力模型,提升一线工科教师的新工科改革能力,促进新工科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应当更注重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721日第02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7/21/content_612437.htm?div=-1

 
来源: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竞彩足球比分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